水蛙属 Hylarana
版纳水蛙 Hylarana bannanica
肘腺水蛙 Hylarana cubitalis
沼水蛙 Hylarana guentheri
河口水蛙 Hylarana hekouensis
泪纹水蛙 Hylarana lacrima
黑斜线水蛙 Hylarana lateralis
阔褶水蛙 Hylarana latouchii
长趾纤蛙 Hylarana macrodactyla
茅索水蛙 Hylarana maosonensis
勐腊水蛙 Hylarana menglaensis
黑带水蛙 Hylarana nigrovittata
细刺水蛙 Hylarana spinulosa
台北纤蛙 Hylarana taipehensis
- 模式产地: 中国:福建:南平挂墩
- 模式标本: 模式标本保存于BMNH ( 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 Department of Zoology, London, United Kingdom )
- 本种与细刺水蛙相似,但阔褶水蛙背侧褶宽厚,其宽度大于或等于上眼睑宽,褶间距窄;颌腺甚明显。
- 体长 : 雄蛙体长38mm,雌蛙体长47mm左右
- 头 : 头长大于宽
- 吻 : 吻较短而钝,末端略圆
- 吻棱 : 吻棱明显
- 鼻孔 : 鼻孔近吻端
- 颊部 : 颊部凹陷
- 鼻间距vs吻眼距vs上眼睑宽 : 鼻间距较宽,略大于眼间距
- 眼 : 适中
- 鼓膜、鼓环 : 鼓膜明显,与上眼睑等宽,为眼径的3/5-2/3
- 颞褶 : 无
- 舌 : 舌长卵圆形,后端缺刻深
- 犁骨齿 : 犁骨齿两小团,在内鼻孔之间
- 声囊 : 有一对咽侧内声囊,声囊孔小,长裂形
- 肩胸骨、胸骨 : 肩胸骨分叉,上胸软骨极小;中胸骨细长,基部粗;剑胸软骨远大于上胸软骨,后端有缺刻
- 背侧褶 : 自眼后角至胯部有极明显的背侧褶,在后端常断续成疣粒,整个背侧褶宽窄不一,中部最宽,等于或大于上眼睑宽,为4-4.5mm
- 前臂 : 前臂及手长小于体长之半
- 指、趾 : 指纤细而长
- 指关节下瘤 : 关节下瘤小而清晰,有指基下瘤
- 内、外掌突 : 掌突3个
- 第二性征 : 雄性体较小;吻端明显,比较尖;有一对咽侧内声囊,声囊孔小,长裂形;前臂粗短,基部有光滑小臂腺;第一指内侧有浅色婚垫;体背侧有雄性线
- 雄性线 : 体背侧有雄性线,腹侧无
- 后肢 : 长约为体长的1.5倍,胫长约为体长之半,雌蛙或小于之半
- 后肢贴体前伸 : 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眼部
- 左右跟部是否相遇 : 左、右跟部重叠
- 脚长vs胫长vs体长 : 足略长于胫
- 指、趾端 : 指末端钝圆略扁,无腹侧沟;趾末端略膨大呈吸盘,其腹侧有沟
- 指、趾式 : 指式:3>1>4>2;趾式:4>5≈3>2>1
- 指、趾蹼式 : 趾间半蹼,均不达趾端
- 趾关节下瘤 : 关节下瘤小而明显
- 内、外蹠突 : 内、外蹠突小,内者长卵圆形,外者圆形
- 皮肤、体色 : 皮肤粗糙;背面有稠密的小刺粒;吻端、头侧、前肢及腹面的皮肤光滑;股部近肛周疣粒扁平;两眼前角之间有凸出的小白点;生活时体背面金黄色夹杂少量的灰色斑,背侧褶上的金黄色更加明显;从吻端开始通过鼻孔沿背侧褶下方有黑带;吻缘淡黄色有灰色斑,颌腺黄色;体侧有形状和大小不等的黑斑,疣粒黄色;四肢背面有黑横纹,股后方有黑斑点及云斑。雄蛙的臂腺及雌蛙的相应部位有灰色斑;体腹部淡黄色,两侧的黄色稍淡而无斑,有些标本为灰白色其上有许多云斑
- 卵 : 卵群粘连成堆状;卵径1.3-1.5mm,动物极深棕色,植物极乳黄色,两极分界明显
- 蝌蚪 : 第37-38期的蝌蚪全长平均40.4mm,头体长为14.6mrn,尾长为头体长的175.0%。生活时背面淡绿色,有棕色斑点;背部两侧有许多黄色细粒组成纵行的腺体,腹部有灰色斑,尾部灰色点很多;腹面有3个淡黄色腺体,1个在口后方,另外2个分别在后肢芽基部前方。后肢长6mm(第35期)左右时,全长39mm,尾长为头体长的1.7倍左右;尾肌弱,尾鳍较宽,上尾鳍大于下尾鳍,末端钝尖;吻端钝圆,鼻孔在吻眼之间,眼位于头背侧,出水孔在左侧,略近于眼,无游离管;肛管在后肢芽之间,末端向右侧倾斜;口位于吻腹面,上唇无乳突,下唇乳突有两排,外排长而疏;口角处有少量的副突
- 生境: 海拔30-1500m的平原、丘陵和山区。
- 习性: 常栖于山旁水田、水池及水沟附近,很少在山溪内。白天隐匿在草丛或石穴中,主要捕食昆虫、蚁类等小动物。
- 繁殖季节: 3月,4月,5月







































































































- 贵州荔波,河南商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贵溪,湖南,湖北通山,福建,台湾,广东,香港,广西,云南勐腊
- 同物异名: Rana latouchii, Sylvirana latouchii
- 曾用名: 阔褶蛙
- 2024-05-08 张栋儒修改了参考文献
- 2021-12-08 卢宸祺修改了习性
- 2021-12-08 卢宸祺修改了生境
- 2021-12-08 卢宸祺修改了蝌蚪
- 2021-12-08 卢宸祺修改了第二性征
- 2021-11-24 卢宸祺修改了背侧褶
- 2021-08-17 卢宸祺修改了模式产地
- 2020-08-12 沈文菁修改了体长
- 2020-08-11 沈文菁修改了习性
- 2020-08-11 沈文菁修改了生境
- 2015-04-23 吴云鹤添加此条目
375
主要分类系统
-
中国两栖类 (2025)
-
无尾目 Anura
-
蛙科 Ranidae
-
水蛙属 Hylarana
-
阔褶水蛙 Hylarana latouchii
-
Amphibian Species of the World (2025)
-
无尾目 Anura
-
蛙科 Ranidae
-
水蛙属 Hylarana
-
阔褶水蛙 Hylarana latouchii
-
AmphibiaWeb (2025)
-
无尾目 Anura
-
蛙科 Ranidae
-
水蛙属 Hylarana
-
阔褶水蛙 Hylarana latouchii
-
中国两栖动物及其分布彩色图鉴 (2012)
-
无尾目 Anura
-
蛙科 Ranidae
-
肱腺蛙属 Sylvirana
-
阔褶水蛙 Sylvirana latouch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