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式产地: 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佛子岭省级自然保护区(31°10'49.22" N, 116°13'56.81" E; elevation 635 m a. s. l.)
- 模式标本: 正模:AHU2021QFL01,雄性
- (1)体型小,呈三角形,雄性体长19.1–22.5 mm,雌性体长 24.9–26.7 mm;(2)背部皮肤相对光滑;(3)指端钝圆,无吸盘,其背面亦无纵沟(4)指间无蹼,趾间有微蹼;(5)第一趾端钝圆,其余各趾膨大成吸盘,吸盘背面有纵沟;(6)掌突2个,外掌略大于内掌突;(7)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鼻眼之间;(8)胸部上方有一隐约可见的“V”形线条。
- 体长 : 雄性体长19.1–22.5 mm,雌性体长 24.9–26.7 mm
- 体型 : 体型小,呈三角形
- 头 : 头小,头宽大于头长
- 吻 : 吻端钝圆
- 吻棱 : 明显
- 鼻孔 : 圆形且明显,至吻端的距离明显小于至眼的距离
- 鼻间距vs吻眼距vs上眼睑宽 : 眼间距大于鼻间距,上眼睑宽小于眼径
- 眼 : 眼径大于鼓膜径,但小于吻长
- 瞳孔 : 水平
- 鼓膜、鼓环 : 鼓膜不显
- 颞褶 : 明显
- 舌 : 舌后端钝圆
- 犁骨齿 : 无犁骨齿
- 声囊 : 雄蛙有单咽下外声囊,声囊孔长裂形
- 前肢 : 细长
- 前臂 : 细长
- 指、趾 : 除第一趾外其余趾端有纵沟
- 指关节下瘤 : 关节下瘤近圆形且明显
- 内、外掌突 : 掌突2
- 第二性征 : 雄性具外声囊,无婚垫
- 雄性线 : 紫红色雄性线明显
- 后肢 : 细长
- 后肢贴体前伸 : 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眼或眼后缘
- 左右跟部是否相遇 : 重叠
- 脚长vs胫长vs体长 : 胫长超过体长之半
- 指、趾端 : 指端无纵沟
- 指、趾缘膜 : 趾边缘有缘膜
- 指、趾式 : 指长顺序为: I < II<IV < III;趾长顺序:I<II<V<III<IV
- 指、趾蹼式 : 趾间具蹼迹
- 趾关节下瘤 : 明显
- 内、外蹠突 : 椭圆形,明显
- 皮肤、体色 : 皮肤较光滑,体背散布小疣粒,颞褶明显。体背为红棕色或浅灰色,浅棕色轮廓围绕着深棕色清晰斑纹。头背两眼之间有一深棕色倒三角形斑纹,向后伸延成主干斑纹,其后有2个连接的对称的“八”形斑纹,前面的1对斑纹较短。四肢上有细的深褐色横纹,散布有密集的、圆形的暗褐色小圆斑,圆斑边缘颜色较浅;喉部紫褐色,腹部灰白色。
- 生境: 海拔分布范围在海拔535-1300m,在水沟渠、稻田或近的草丛中,与小弧斑姬蛙和饰纹姬蛙同域分布。
- 习性: 繁殖季节常见于水边
- 繁殖季节: 4-5月



- 大别山区;安徽省金寨县、霍山县、岳西县、舒城县;河南省商城县
- 2023-10-17 张栋儒修改了详细信息
- 2023-10-17 张栋儒修改了基本信息
- 2023-10-17 张栋儒修改了基本信息
- 2023-01-07 张栋儒添加此条目
1318
主要分类系统
-
中国两栖类 (2025)
-
无尾目 Anura
-
姬蛙科 Microhylidae
-
姬蛙属 Microhyla
-
大别山姬蛙 Microhyla dabieshanensis
-
Amphibian Species of the World (2025)
-
无尾目 Anura
-
姬蛙科 Microhylidae
-
姬蛙属 Microhyla
-
大别山姬蛙 Microhyla dabieshanensis
-
AmphibiaWeb (2025)
-
无尾目 Anura
-
姬蛙科 Microhylidae
-
姬蛙属 Microhyla
-
大别山姬蛙 Microhyla dabieshanen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