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突蟾属 Scutiger
阿东齿突蟾 Scutiger adungensis
邦达齿突蟾 Scutiger bangdaensis
碧罗齿突蟾 Scutiger biluoensis
西藏齿突蟾 Scutiger boulengeri
金顶齿突蟾 Scutiger chintingensis
华夏齿突蟾 Scutiger feiliangi
胸腺齿突蟾 Scutiger glandulatus
贡山齿突蟾 Scutiger gongshanensis
九龙齿突蟾 Scutiger jiulongensis
六盘齿突蟾 Scutiger liupanensis
洛扎齿突蟾 Scutiger luozhaensis
花齿突蟾 Scutiger maculatus
刺胸齿突蟾 Scutiger mammatus
梅里齿突蟾 Scutiger meiliensis
木里齿突蟾 Scutiger muliensis
宁陕齿突蟾 Scutiger ningshanensis
林芝齿突蟾 Scutiger nyingchiensis
平武齿突蟾 Scutiger pingwuensis
锡金齿突蟾 Scutiger sikimmensis
刺疣齿突蟾 Scutiger spinosus
腾冲齿突蟾 Scutiger tengchongensis
圆疣齿突蟾 Scutiger tuberculatus
王朗齿突蟾 Scutiger wanglangensis
卧龙齿突蟾 Scutiger wolong
吴氏齿突蟾 Scutiger wuguanfui
- 模式产地: 中国:云南:腾冲市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E98.752416,N25.579311,3000m
- 模式标本: 正模标本(SYS a005793)保存于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
- (1)体型较小(雄性体长36.0-40.1 mm);(2)犁骨齿缺失;(3)背腹有明显大的,圆锥形的纵向疣粒,繁殖期的雄性疣粒上覆有黑色的婚刺;胸部具一对胸腺和一对腋腺,胸腺约为腋腺的两倍大,繁殖期的雄性胸腺和腋腺上还覆有密集的婚刺;繁殖期的雄性向内的三个指头上具婚刺,第一、二指的大于第三指的;腹部无婚刺;无声囊;婚垫不发达。
- 体长 : 雄性体长36.0-40.1mm(n=8)
- 体型 : 体型细长
- 头 : 头长(13.0 mm)略长于头宽(12.5 mm)
- 吻 : 吻端背面观钝圆,突出于下颌
- 吻棱 : 盾形
- 鼻孔 : 鼻孔离眼距离略短于离吻端距离
- 颊部 : 颊部倾斜并略凹陷
- 鼻间距vs吻眼距vs上眼睑宽 : 鼻间距(3.2 mm)略小于眼间距(3.5 mm)
- 眼 : 眼中等大小,水平直径(4.2 mm)小于吻长(5.2 mm)
- 眶间区 : 眶间区较平,眶间距略小于上眼睑宽(3.7 mm)
- 瞳孔 : 瞳孔垂直,虹膜深棕色,散布稀疏的铜棕色网纹
- 鼓膜、鼓环 : 鼓膜及鼓环缺失
- 颞褶 : 颞褶自眼角后到肩部明显突起
- 舌 : 舌椭圆形,后端没有缺刻
- 犁骨齿 : 缺失
- 声囊 : 声囊缺失,近口角处声囊口长裂形
- 前肢 : 前肢稍发达,较长(18.6 mm)
- 指、趾 : 指细长,无蹼或缘膜,第三指和第四指下具有明显的肤棱;第三趾到第四趾下具明显的肤棱
- 指关节下瘤 : 缺失
- 内、外掌突 : 内外掌突圆形,分离;内掌突大于外掌突
- 第二性征 : 第一指和第二指背面以及第三指内侧具黑色婚刺,且第一指和第二指的婚刺较大;趾的婚垫不明显
- 后肢 : 稍短
- 后肢贴体前伸 : 后肢贴体前伸胫跗关节达眼角后至肩部区域
- 左右跟部是否相遇 : 左右关节跟部不相遇
- 脚长vs胫长vs体长 : 脚长(16.4 mm)略大于胫长(14.1 mm),小于体长(40.1 mm)
- 指、趾端 : 指端圆形,不膨大;趾端圆形,不膨大
- 指、趾缘膜 : 指不具缘膜;趾略带有窄的缘膜
- 指、趾式 : 指式:3>4>2=1;趾式:4>5=3>2>1
- 指、趾蹼式 : 指不具蹼,趾的蹼不发达
- 趾关节下瘤 : 不明显
- 内、外蹠突 : 内蹠突椭圆且明显,无外蹠突
- 皮肤、体色 : 背皮粗糙,散布大的不规则的圆锥形疣粒,其上覆有小的黑刺,前额及颊部皮肤相对光滑,眼间具小的黑刺;颊部具小的疣粒,嘴角及前肢上部的疣粒较为密集;上唇具小的黑刺;大腿、胫以及跗节背面皮肤散布小的带刺疣粒;前臂、手以及足的背面皮肤散布小的灰色疣粒,不带刺。大腿、跗节、跗基节以及前肢的背面皮肤显著增厚。腹部及四肢腹面皮肤光滑,下颌边缘具小的黑刺;近腋窝处有小的黑刺斑块。背部皮肤呈鲜艳的棕色,没有明显的深色斑纹,头前端色泽较为明亮,形成明显的三角区域;腹部呈略带灰的粉色,侧面、腹部下颌边缘以及四肢腹面散布小的不规则的斑点,近黄色到橘黄色
- 卵 : 卵直径大约3.5-4.0,动物极灰白色,卵团68粒
- 蝌蚪 : 30期蝌蚪体长14.6 mm,总长42.4 mm,尾高4.7 mm;身体部分呈椭圆形,吻端钝圆,眼睛中等大小,左边具一个出水孔,末端没有管;尾部向后逐渐变尖,尾鳍相对窄,尾端钝圆;齿式:1: (1+2)/(3+3): 1,有的齿式为1: (2+2)/(3+3): 1。身体及尾部深灰色,身体两侧腹部后方近腿根部有一白点,有的尾端有小的黑点
- 生境: 栖息于约3000m竹林的清澈的小溪流
- 繁殖季节: 在2017年6月22日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雄性在岸边潮湿的竹叶堆中鸣叫,有的在溪流中的岩石下。沿溪流岸边的石头下有卵块,直径约3.5-4.0mm,动物极浅灰色,共68粒卵。雄性在岩石下护卵。
- 云南腾冲市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 2021-11-13 吴云鹤修改了蝌蚪
- 2021-11-12 吴云鹤修改了繁殖季节
- 2021-10-06 吴云鹤修改了体长
- 2020-07-17 沈文菁修改了蝌蚪
- 2020-07-17 沈文菁修改了皮肤、体色
- 2020-07-17 沈文菁修改了体长
- 2019-01-30 陈宏满添加此条目
963
主要分类系统
-
中国两栖类 (2025)
-
无尾目 Anura
-
角蟾科 Megophryidae
-
齿突蟾属 Scutiger
-
腾冲齿突蟾 Scutiger tengchongensis
-
Amphibian Species of the World (2025)
-
无尾目 Anura
-
角蟾科 Megophryidae
-
齿突蟾属 Scutiger
-
腾冲齿突蟾 Scutiger tengchongensis
-
AmphibiaWeb (2025)
-
无尾目 Anura
-
角蟾科 Megophryidae
-
齿突蟾属 Scutiger
-
腾冲齿突蟾 Scutiger tengchongen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