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顶蟾属 Ingerophrynus
- 模式产地: 中国:海南:乐东
- 模式标本: 正模标本 ( CIB 90417 ) 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
- 与头盔蟾蜍相近,但该种鼓上棱短于耳后腺,两者相接处有一条横凹痕;内外蹠突几乎等大;趾基部具蹼迹;雌蟾体侧和腹面蓝灰色,具灰褐色斑纹。
- 体长 : 雄蟾体长47-55mm左右,雌蟾体长57.5-64mm
- 头 : 头宽明显大于头长
- 吻 : 吻端平切
- 吻棱 : 明显
- 鼻孔 : 鼻孔近吻端
- 颊部 : 颊部垂直
- 鼓膜、鼓环 : 鼓膜显著,长椭圆形
- 上、下颌 : 上颌无齿
- 舌 : 舌较长,后端钝圆无缺刻
- 犁骨齿 : 无
- 声囊 : 具单咽下内声囊,声囊孔位下口内左侧,长裂形
- 前臂 : 前臂及手长大于头体长的 1/2
- 指关节下瘤 : 关节下瘤单枚
- 内、外掌突 : 外掌突大于内掌突
- 第二性征 : 雄蟾第一、第二指上有密集的黑色小婚刺
- 后肢 : 后肢较短
- 后肢贴体前伸 : 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前达肩部
- 左右跟部是否相遇 : 左右跟部不相遇
- 指、趾缘膜 : 趾侧缘膜窄
- 指、趾蹼式 : 趾间基部蹼迹明显
- 蹠趾腹面疣 : 掌、蹠、指、趾腹面锥状白刺疣更为密集而明显
- 内、外蹠突 : 内蹠突略大于外蹠突
- 皮肤、体色 : 头顶皮肤光滑,紧贴于头骨;背部散有疣粒及小刺疣,雄蟾较雌螗密集,口角向后至体侧和四肢背面之白色锥状疣特别显著;整个腹面均满布白刺疣。生活状态下,头部背面深棕色,鼓上棱及耳后腺棕黄色;上唇缘有深色斑;两眼间有褐色三角形斑;体背及四肢背面浅棕色,具有深棕色花斑,背部前后有两个较明显的“八”形深棕色斑纹,后者较大;体侧有一条深酱色宽纵纹;四肢背面具棕色横纹;整个腹面蓝灰色,具有灰褐色云斑,咽喉及胸腹中部色深。
- 蝌蚪 : 第39期蝌蚪全长约26mm,头体长11mm;体黑褐色,尾鳍色较浅;尾肌弱,尾末端钝尖;唇齿式为Ⅰ:1+1/Ⅲ;仅两口角有唇乳突;即刚完成变态的幼体头体长约8mm,残留尾长仅1-3mm。
- 生境: 该蟾生活于海拔350-900m的常绿阔叶林区内。
- 习性: 幼蟾白天在林间小路上爬行,蝌蚪和即将完成变态的幼体在静水塘中。











- 广东北部,海南
- 同物异名: Bufo ledongensis, Qianbufo ledongensis, Bufo galeatus, Ingerophrynus galeatus(头盔蟾蜍)
-
Günther, 1864: 421将采自柬埔寨(Cambodia)的标本发表为新种Bufo galeatus(头盔蟾蜍)。Frost et al., 2006 以Bufo biporcatua作为模式种建立新属Ingerophrys,头盔蟾蜍被划归到该属中,其拉丁学名改为Ingerophrynus galeatus。黄祝坚, 1973: 92和储义珍等, 1992: 150-152报道中国海南有该物种的分布。费梁等, 2009: 503-507通过形态比较,认为黄祝坚, 1973: 92和储义珍等, 1992: 150-152采自中国海南的蟾蜍标本与头盔蟾蜍Ingerophrynus galeatus原始文献的形态描述具有明显区别,因此将中国海南的标本发表为新种-乐东蟾蜍Bufo ledongensis。Frost, 2010根据该物种与头盔蟾蜍形态特征的相似性,因此将其划归到Ingerophrys属中,改拉丁学名为Ingerophrys ledongensis。此后,费梁等, 2012: 261将乐东蟾蜍划为一个新的属-琼蟾属Qiongbufo,改拉丁学名为Qiongbufo ledongensis,但并未说明建立新属的原因。Frost, 2015认为琼蟾属的划分可能导致Ingerophrys属物种不成单系,因此仍然将乐东蟾蜍作为Ingerophrys属成员,其拉丁名保持为Ingerophrys ledongensis。而关于中国是否有头盔蟾蜍Ingerophrynus galeatus的分布,由于缺乏更多采自国内标本的形态数据,以及缺乏头盔蟾蜍模式产地样品的分子数据,基于目前研究还无法确定。
- 2023-10-27 张栋儒修改了参考文献
- 2023-10-27 张栋儒修改了参考文献
- 2023-09-14 张栋儒修改了参考文献
- 2023-09-14 张栋儒修改了参考文献
- 2023-07-19 张栋儒修改了参考文献
- 2021-08-27 吴云鹤修改了生境
- 2021-08-27 吴云鹤修改了蝌蚪
- 2021-08-27 吴云鹤修改了皮肤、体色
- 2021-08-27 吴云鹤修改了体长
- 2020-07-08 沈文菁修改了蝌蚪
- 2020-07-08 沈文菁修改了皮肤、体色
- 2019-07-26 陈宏满修改了同物异名
- 2019-07-26 陈宏满修改了同物异名
- 2015-04-23 吴云鹤添加此条目
300
主要分类系统
-
中国两栖类 (2025)
-
无尾目 Anura
-
蟾蜍科 Bufonidae
-
棱顶蟾属 Ingerophrynus
-
乐东蟾蜍 Ingerophrynus ledongensis
-
Amphibian Species of the World (2025)
-
无尾目 Anura
-
蟾蜍科 Bufonidae
-
棱顶蟾属 Ingerophrynus
-
乐东蟾蜍 Ingerophrynus ledongensis
-
AmphibiaWeb (2025)
-
无尾目 Anura
-
蟾蜍科 Bufonidae
-
棱顶蟾属 Ingerophrynus
-
乐东蟾蜍 Ingerophrynus ledongensis
-
中国两栖动物及其分布彩色图鉴 (2012)
-
无尾目 Anura
-
蟾蜍科 Bufonidae
-
琼蟾属 Qiongbufo
-
乐东蟾蜍 Qiongbufo ledongen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