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ychodactylus zhangyapingiChe, Poyarkov, and Yan, 2012

国家保护 CITES IUCN
II - DD

收录编辑:吴云鹤

信息汇总:-

审核:吴云鹤

  • 全长 : 雄性全长138.3–164.0mm,雌鲵全长130.1–179.4mm
  • 体型 : 细长
  • 头 : 较扁平
  • 吻 : 钝圆
  • 眼 : 大小适中,突出
  • 唇褶 :
  • 犁骨齿 : 犁骨齿较平直,内外枝儿等长,呈“M”形,左右彼此相遇,每侧有齿13–19枚
  • 颈褶 : 清晰
  • 躯干 : 圆柱状
  • 肋沟 : 11–13条或14–15条
  • 后肢 : 大于前肢长,且后肢粗壮
  • 前后肢贴体相对 : 指、趾末端相遇或相距2–3条肋沟之间距
  • 指、趾式 : 指式:3>2=4>1;趾式:3>4>5=2>1;指、趾末端具黑色角质爪
  • 指、趾角质鞘 :
  • 掌、蹠突 : 不显
  • 尾型状 : 前段呈圆柱形,向后逐渐侧扁,尾末端钝圆或钝尖
  • 尾鳍褶 : 无尾鳍褶或后1/3–1/5背鳍褶弱
  • 第二性征 : 雄性在繁殖期间后肢甚宽大,蹠腹面及第五趾扩展成皮膜状,蹠底面有黑刺,肛部隆起显著,肛孔呈“Y”形
  • 泄殖腔 : 细长椭圆形,膨大且突出
  • 皮肤、体色 : 体背面皮肤光滑,眼后角至颈褶有一浅纵沟;头腹面光滑。体尾背面浅紫黄色、紫褐色或淡榄橄褐色,有均匀的大理石或网状黑褐色斑,头部背面底色较浅,有黑褐色点斑状;腹面污白色
  • 卵 : 卵呈淡黄色,椭圆形,短径3.5mm左右,长径5.0mm左右
  • 幼体 : 幼体全长25–30mm时,具3对很短的外鳃,无平衡枝;四肢外侧肤褶明显;指、趾末端已具黑爪
  • 生境: 该鲵生活于海拔250–1000m的针阔叶混交林地区。常栖于杂草丛生、水质清凉、水底及岸边石块较多的流溪或泉水沟内及其附近。
  • 习性: 4月上旬出蛰,多营陆栖生活,但不远离水域。白天隐伏于潮湿环境中;黄昏或雨后活动频繁,捕食蛞蝓、蜗牛、蜘蛛、蚯蚓、马陆、蝌蚪、昆虫成虫及其幼虫。繁殖期多在夜间产卵,卵袋成对,呈纺锤形,一端互连成“柄”黏附于水中的草茎、枯枝或岩石上;卵袋长18–40mm,直径6–10mm,每一雌鲵产卵15–21粒。幼体发育到性成熟可能需要3–4年。
  • 繁殖季节: 5月,6月
  • 吉林长白山
  • 曾用名: 爪鲵
  • 2021-10-08 张栋儒修改了第二性征
  • 2021-10-08 张栋儒修改了第二性征
  • 2021-10-08 张栋儒修改了尾型状
  • 2021-10-08 张栋儒修改了卵
  • 2021-10-08 张栋儒修改了幼体
  • 2021-10-08 张栋儒修改了皮肤、体色
  • 2021-10-08 张栋儒修改了皮肤、体色
  • 2015-04-23 吴云鹤添加此条目

对比栏

隐藏
pic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pic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pic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pic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