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产地
中国:贵州:织金县:桂果镇;26°33'12.75"N, 105°50'26.90"E, 1525m a.s.l.
模式标本
正模标本:GZNU2018081606
鉴别特征
(1)体型中等,成年雄性体长46.1-53.7 mm (n=8),成年雌性体长54.5-58.6mm (n=4);(2)头长等于头宽,雄性头长/头宽为1.01,雌性头长/头宽为1.00;(3)鼻间距等于眶间距;(4)颞褶存在;(5)背侧褶存在且细,从上眼睑后缘直延伸至腹股沟上方;(6)鼓径显著小于眼径,雄性眼径/鼓膜径0.64,雌性为0.71;(7)指边缘沟和蹼缺失,相对手指长度 I<II<IV<III; (8)趾边缘沟缺失,有蹼,趾蹼式 1½–2 II 1⅓–2⅔ III 2–2⅔ IV 2⅔–1 V,脚趾相对长度 I < II < III <V < IV;(9)指基下瘤只出现在第三指和第四指基部;(10)繁殖期间雄性的婚垫一分为三,第一指基部有深灰黑色的婚刺;(11)胫骨关节前伸远超过吻端。
形态特征
| 体长 : | 成年雄性体长46.1–53.7 mm (n=8),成年雌性体长54.5–58.6mm (n=4); |
|---|---|
| 体型 : | 体型较大 |
| 头 : | 头长略大于头宽 |
| 吻 : | 吻短而圆,从背面看突出于下颌,吻长显著大于眼径 |
| 吻棱 : | 吻棱明显 |
| 鼻孔 : | 鼻孔圆,明显,略靠近吻端; |
| 颊部 : | 颊部凹陷 |
| 鼻间距vs吻眼距vs上眼睑宽 : | 鼻间距略大于眶间距,等于上眼睑宽 |
| 眼 : | 眼大,从背面看略凸,眼径显著小于头长 |
| 瞳孔 : | 椭圆,横置 |
| 鼓膜、鼓环 : | 鼓膜大而圆,鼓膜边缘相对于鼓膜略隆起,鼓膜径显著小于眼径 |
| 颞褶 : | 颞褶明显,从眼后角延伸到肩部上方,与上颌腺明显相连 |
| 舌 : | 舌心形,后端有深的缺刻 |
| 犁骨齿 : | 犁骨齿存在,中等发达,在两个斜置的犁骨棱上 |
| 声囊 : | 雄性第一指具婚垫,有深灰黑色的婚刺覆盖 |
| 背侧褶 : | 背侧褶存在,从上眼睑后缘一直延伸至腹股沟上方,鼓膜上方不向外弯曲 |
| 前肢 : | 前肢短而粗壮 |
| 前臂 : | 前臂及手长为体长的45% |
| 指、趾 : | 指、趾纤细 |
| 指关节下瘤 : | 指关节下小瘤稍突出,圆形: 1,1,2,2 |
| 内、外掌突 : | 掌突3个,内掌突小而不明显,卵圆形,大部分被婚垫覆盖;两个外掌突明显且分离 |
| 第二性征 : | 繁殖期间雄性的婚垫一分为三,第一指基部有深灰黑色的婚刺 |
| 后肢 : | 后肢长而纤细 |
| 后肢贴体前伸 : | 后肢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远超吻端 |
| 左右跟部是否相遇 : | 重叠 |
| 脚长vs胫长vs体长 : | 足长小于胫长,为体长的62.3% |
| 指、趾端 : | 指端圆形,不扩张,无马蹄形沟 |
| 指、趾缘膜 : | 指间无蹼和侧缘膜 |
| 指、趾式 : | 手指相对长度 I < II < IV < III,脚趾相对长度I < II < III<V < IV |
| 指、趾蹼式 : | 趾间有蹼,趾蹼式 1½–2 II 1⅓–2⅔ III 2–2⅔ IV 2⅔–1 V |
| 趾关节下瘤 : | 趾关节下瘤突出:1, 1, 2, 3, 2 |
| 内、外蹠突 : | 蹠突2个,内蹠突大,外蹠突小 |
| 皮肤、体色 : | 背部皮肤光滑,有稀疏的小痣粒;体侧翼有几个小痣粒; 颌腺相对发达;腹部表面光滑;体侧、四肢表面、眼睑上缘、颞部、鼓膜前后缘均有细小的痣粒;咽喉、胸部和股部腹面光滑。生活时,头和背部、侧面、前肢、股部、胫部和足部呈褐色,侧面有少数几个较大的不规则黑色斑块;黑色斑点在眼眶间形成一个不明显的条纹;背侧褶皱前三分之二间断性出现黑色斑块;颊部棕色;吻棱下方黑褐色;颌腺棕黑色;鼓膜边缘为浅紫色,中部浅黄褐色;前肢背部与体背表面同色,前臂有4根棕黑色条纹;股部背面和胫骨呈灰褐色,有12条明显的深棕色-黑色横条纹;肩胛区有一条明显的倒“V”形黑色腺脊,并向后延伸至体背中部,并在后端形成一条明显的倒“V”形黑色腺脊;喉部为乳白色,胸部和腹部前三分之一为淡黄色;前肢腹面、跗关节腹面、股部腹面和足内面为橘红色;婚垫为深灰黑色;泄殖孔周围的小疣粒为黄白色。 |
生物学信息
| 生境: | 新种仅在远离村庄海拔在645-728米一个洞穴外的水池中或附近被发现 |
|---|---|
| 繁殖季节: | 繁殖期可能从6月下旬开始,持续到8月中旬左右 |
地理分布
贵州省织金县桂果镇
分布图
收录编辑:张栋儒
信息汇总:罗涛,闫莎莎
审核:周江
1307
切换视图
(点击到生命之树)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