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enophrys parva
(Boulenger, 1893)
| 国家保护 | CITES | IUCN | 
|---|---|---|
| - | - | LC | 
曾用名:凹顶异角蟾
同物异名:Xenophrys monticola, Leptobrachium monticola, Leptobrachium parvum, Megalophrys parva, Panophrys parva, Xenophrys parva
模式产地
印度:Khasi Hills
模式标本
选模:MSNG 29412 A
鉴别特征
吻、头顶部显著下凹;上眼睑外缘有帘状肤褶,近中部有一个小的肉质锥状突。
形态特征
| 体长 : | 雄蟾体长43mm左右,雌蟾体长45mm | 
|---|---|
| 头 : | 头宽略大于头长,头部背面显著下凹 | 
| 吻 : | 吻端圆,盾状,显著的突出于下唇 | 
| 吻棱 : | 吻棱极显著 | 
| 鼻孔 : | 鼻孔位于吻棱之下,在吻眼之间,从背面不易看到 | 
| 颊部 : | 颊部垂直而向内倾 | 
| 眼 : | 上眼睑外缘有帘状肤褶,后部有一个小的肉质锥状突 | 
| 鼓膜、鼓环 : | 鼓膜卵圆形,其后缘与眼的间距约与鼓膜相等 | 
| 舌 : | 舌大呈梨形,后端无缺刻 | 
| 犁骨齿 : | 两团犁骨齿位于内鼻孔之间 | 
| 声囊 : | 有单咽下内声囊,声囊孔圆形 | 
| 前臂 : | 前臂及手长约为体长之半 | 
| 指关节下瘤 : | 无关节下瘤 | 
| 内、外掌突 : | 掌突不明显 | 
| 第二性征 : | 雄蟾第一、第二指上有黑色细密婚刺 | 
| 后肢 : | 较长 | 
| 后肢贴体前伸 : | 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眼 | 
| 左右跟部是否相遇 : | 左、右跟部重叠 | 
| 指、趾端 : | 指端球状,趾端球状 | 
| 指、趾缘膜 : | 趾侧无缘膜 | 
| 指、趾式 : | 指式:3>1>2=4;第三趾略长于第五趾 | 
| 指、趾蹼式 : | 指间无蹼;趾间无蹼或具蹼迹 | 
| 趾关节下瘤 : | 无关节下瘤 | 
| 内、外蹠突 : | 内蹠突扁平不甚清晰.无外蹠突 | 
| 皮肤、体色 : | 皮肤平滑;颞褶色浅成钝角状,其弯向肩基部分较粗;背部及四肢的细痣粒排列成行,头后背中央痣粒排列成“X”形;背侧的肤褶从颞褶后端开始沿体侧至胯部上方,褶的前端较粗,褶上有小痣粒;体侧有少数较大的圆疣;胸侧小白腺清晰;有股后腺。生活时背面深橄榄色,由吻端至两眼之间有三角形黑棕色斑纹,其后有“X”形黑棕色花斑,斑纹周围均镶以黄色边;颞褶处为白细纹,近肩基部略粗;头侧由吻端至前肢基部棕色,眼下方有一明显的黑棕色花斑,镶以白边与下颌的花斑恰相吻合。四肢前后绿均有棕色花斑,股、胫部各有5条深色横纹;肛周黑棕色,上方镶以浅色细纹,下方沿股外侧为黑棕色,越近股后其色越浅。咽喉部及胸部浅灰色,下唇缘有3对乳白色点,咽喉部有3条不清晰的灰黑色花斑;腹部及四肢腹画白色,胯部及股前下方粉红色 | 
| 蝌蚪 : | 西藏地区的第31期蝌蚪体较细长,尾长约为头体长的2倍,头体较扁。前部较窄尖,体后较宽扁;尾部较平,尾肌强,上尾鳍前段甚低,后段上、下尾鳍几乎等宽,尾末端钝尖。头体背面色较深,其腹面无斑;尾肌上有深色斑点。口部位于头的前上方,呈漏斗状 | 
生物学信息
| 生境: | 该蟾被发现在海拔600–1000m热带雨林地区的小型山溪及其附近。 | 
|---|---|
| 习性: | 繁殖期间,成蟾栖于溪边落叶间或灌丛下,有时发出“呷、呷”的连续鸣声;白天不鸣叫。 | 
| 繁殖季节: | 5月 | 
                                                            
                                                            
                                                            
                                                            
                                                            
                                                            
                                                            
                                                            
                                                            
                                                            
                                                            
                                                            
                                                            地理分布
国内分布于云南勐腊、景洪;国外分布于缅甸东南,泰国北部,老挝,越南西北部
分布图
                            收录编辑:吴云鹤                            
                            信息汇总:                            
                            审核:于中斌                        
                    273
            
            
切换视图
                        
(点击到生命之树)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