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hanixalus hansenae
(Cochran, 1927)
国家保护 | CITES | IUCN |
---|---|---|
曾用名:侧条费树蛙,侧条树蛙,侧条跳树蛙
同物异名:Philautus hansenae, Rhacophorus (Chirixalus) hansenae, Chiromantis hansenae
模式产地
泰国:Nong Khor, southeastern Siam
模式标本
模式标本(USNM 70109)保存于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鉴别特征
(1)体型小而纤细;(2)鼓室不明显或微弱发育;(3)背部皮肤为深褐色或淡黄绿色,带有深色斑点;(4)头部和身体的侧面以及四肢的背部表面有细小的浅褐色斑点,排列成大块;(5)一对黄色背侧条纹从眼睛延伸到肛门之上;(6)趾间蹼延伸到第一趾第一关节和第五趾第一关节处。
形态特征
体长 : | 雄性体长 20.6–24.7 mm,雌性体长 22.9–23.1 mm |
---|---|
体型 : | 体型小而纤细 |
头 : | 头长大于头宽 |
吻 : | 吻部较短 |
吻棱 : | 明显 |
鼻孔 : | 鼻孔稍接近吻尖而非眼前角 |
眼 : | 眼中等 |
眶间区 : | 眶间区略凹 |
瞳孔 : | 水平 |
鼓膜、鼓环 : | 鼓膜不明显或微弱发育 |
舌 : | 舌呈梨形,后端缺刻深 |
犁骨齿 : | 犁骨齿缺乏 |
声囊 : | 具有单咽下外声囊 |
前肢 : | 前肢粗壮 |
指关节下瘤 : | 指关节下瘤圆形,指基下瘤不明显 |
内、外掌突 : | 不明显 |
第二性征 : | 雄性具单咽下外声囊,婚垫不可见,雌性体型略大于雄性 |
后肢 : | 细长 |
后肢贴体前伸 : | 后肢贴体前伸胫跗关节到眼或吻 |
左右跟部是否相遇 : | 重叠 |
指、趾端 : | 指、趾端膨大,具吸盘 |
指、趾缘膜 : | 所有指侧具缘膜 |
指、趾式 : | 指长顺序为:I<II<IV<III;趾长顺序:I<II<III≈V<IV |
指、趾蹼式 : | I1–13/4II1–21/4III11/4–21/2IV21/2–1V |
内、外蹠突 : | 内蹠突小,外蹠突缺乏 |
皮肤、体色 : | 四肢皮肤为褐色,背部皮肤呈浅黄色带有深色斑点;头部和身体的侧面(包括鼓膜区域)以及四肢的背面密布着细小的浅褐色斑点,形成较大的斑块;一对黄色背侧条纹从眼睛延伸到肛门之上 |
生物学信息
生境: | 该物种分布于海拔500m以下,同域分布的两栖类有:斑腿泛树蛙,布氏泛树蛙,十万大山浮蛙和泽陆蛙 |
---|








地理分布
已知分布于云南(河口)、广西和海南、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可能也有分布
分布图
收录编辑:张栋儒
信息汇总:黄俊恺
审核:
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