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dirana guibeiensis
Chen, Ye, Peng & Li, 2022
国家保护 | CITES | IUCN |
---|---|---|
模式产地
中国:广西:资源县
模式标本
正模标本(NNU00771)保存于南宁师范大学
鉴别特征
(1)雄性体长 50.2–63.6 mm,雌性体长54.6 mm;(2)背部后端有明显疣粒;(3)体背有不连续中央线;(4)喉、胸和上腹部具灰褐色云斑;(5)下腹部几乎纯乳白色;(6)除第一指外,其余指、趾端具腹侧沟;(7)胫跗关节前伸达眼鼻间;(8)鸣叫声有3种类型:一个鸣叫声包含1个音节,2个音节或3个音节。
形态特征
体长 : | 雄性体长 50.2–63.6 mm,雌性体长54.6 mm |
---|---|
体型 : | 略粗壮 |
头 : | 头长和头宽几乎相等 |
吻 : | 从背面看,吻端椭圆形,从侧面看吻端钝而突出 |
吻棱 : | 吻棱钝圆 |
鼻孔 : | 斜置 |
颊部 : | 颊部略凹陷 |
鼻间距vs吻眼距vs上眼睑宽 : | 鼻间距大于眼间距 |
眼 : | 眼径与鼓膜径相近 |
眶间区 : | 平坦 |
瞳孔 : | 横置 |
鼓膜、鼓环 : | 鼓膜大而圆,明显,边缘略突起 |
颞褶 : | 弱 |
上、下颌 : | 上颌缘乳白色 |
舌 : | 舌椭圆形,后端有深缺刻 |
内鼻孔 : | 椭圆形 |
犁骨齿 : | 椭圆且彼此靠近 |
声囊 : | 一对咽侧下内声囊 |
背侧褶 : | 背侧褶明显 |
前肢 : | 中等 |
前臂 : | 略粗 |
指、趾 : | 指、趾纤细 |
指关节下瘤 : | 指关节下瘤明显、椭圆 |
内、外掌突 : | 二个掌突 |
第二性征 : | 鹅绒状婚垫位于第一指侧;雄性体侧有浅黄色或灰色腺体 |
后肢 : | 中等 |
后肢贴体前伸 : | 达鼻眼间 |
左右跟部是否相遇 : | 不相遇 |
指、趾端 : | 指端略微膨大,除第一指外,其余各指有腹侧沟;趾端略膨大,有腹侧沟 |
指、趾缘膜 : | 指无蹼和指侧缘膜;趾有弱侧缘膜 |
指、趾式 : | 指长顺序为:II<IV<I<III;趾长顺序:I<II<V<III<IV |
指、趾蹼式 : | I2–2I1½–-3-III2+–3+IV3+–2-V |
趾关节下瘤 : | 趾关节下瘤明显 |
内、外蹠突 : | 内蹠突长条状,外蹠突椭圆 |
皮肤、体色 : | 体背墨绿或浅棕色,体背后端有粗疣粒,疣粒边缘通常黑色;体背中央有乳白色或锈色中线;背侧褶下缘浅黑色或淡黄色;鼓膜灰褐色;上颌有一条乳白色腺体;肩腺乳白色;体侧零星分布有不规则黑斑和大的乳黄色腺体;后肢有3-6条不等灰色横纹;喉、胸和上腹部具灰褐色云斑,下腹部几乎纯乳白色;前肢基部前端有一道褐色条纹。瞳孔黑色有橘红色边缘;虹膜淡黄色。 |
生物学信息
生境: | 该蛙生活海拔跨度在300–1300米之间,生境多样,有生活在稻田内、有生活在阔叶林内的静水池边、有生活在灌草丛中 |
---|---|
习性: | 有筑巢行为 |
繁殖季节: | 4-7月 |
地理分布
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县中锋镇、兴安县严关镇
收录编辑:张栋儒
信息汇总:陈伟才
审核:陈伟才
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