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栖类大头蛙属 Limnonectes 新增一新种和一新纪录
作者:袁智勇;编辑:陈宏满;
陇川大头蛙雄性成体,侯勉摄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两栖爬行类多样性与进化研究组的 Chatmongkon Suwannapoom 博士和袁智勇博士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对中国大头蛙属 Limnonectes 物种进行了分子系统学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分类学期刊《Zootaxa》。全文链接:http://biotaxa.org/Zootaxa/article/view/zootaxa.4093.2.2。
该研究通过广泛的样本收集,结合DNA条形码与形态学数据,对分布于中国和东南亚的大头蛙属物种进行了综合分析。该团队在云南的陇川地区发现并命名了一新种——陇川大头蛙 L. longchuanensis,该物种还分布于缅甸的西部地区。
此外,该研究还报道一中国新纪录——泰诺大头蛙 L. taylori,采集于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此前仅记录分布于泰国、缅甸和老挝。有意思的是,该团队发现版纳大头蛙 L. bannaensis 和泰诺大头蛙 L. taylori 在西双版纳地区同域、同生境分布,但两个物种的蝌蚪并不同时出现(分别见于4月和8月),暗示这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因为繁殖季节的不同而形成了有效的生殖隔离。
目前,中国大头蛙属物种总数已增至6种,包括版纳大头蛙 L. bannaensis,脆皮大头蛙 L. fragilis,福建大头蛙 L. fujianensis,刘氏大头蛙 L. liui(刘氏大头蛙),陇川大头蛙 L. longchuanensis 和泰诺大头蛙 L. taylo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