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崇山峻岭的青春(3)——夜游西天目

走过崇山峻岭的青春(3)
——夜游西天目
吴耘珂
2007年7月
广西之行结束后休整了2周,便策划第二次出行。前文提到过,当时包括《中国动物志》在内的所有文献都标明无斑肥螈有2个相隔甚远的分布区:一个是在广西湖南贵州,另一个却在浙江。既然我野外工作的首秀献给了群山绵延的广西,那第二次自然就要去西湖美景三月天、春雨如酒柳如烟的江南了。
在新华书店买了浙江省地形图册,便飞抵杭州。到达杭州是中午,坐机场大巴到市区,又马不停蹄往长途汽车站跑。上了出租车才知道,杭州有汽车南站、北站、西站(也许还有东站?)。我们需要去西天目山,出租车却把我们拉到了北站。2007年,那时还没有手机上网,所以遇到这种事先不知道的临时状况,就只有赌运气。很不幸,需要坐的班车不在北站。于是一行人又跳上公交车往西站赶。在盛夏的杭州,背着几十斤的旅行包,一路飞机、出租、公交车,口干舌燥,汗流浃背。等到了西站,已经日头偏西。不过总算赶上了去於潜的班车,我们在中间站藻溪下车。国内大巴的好处就是给司机喊一声就能随时下车,当然前提是给够了车钱。所以有不少时候都是先到了汽车站,再临时研究上哪趟车能最节约时间。两三个人,集思广益,当机立断,根据汽车站大厅闪烁的大屏幕即时修改旅行计划,让我觉得非常有挑战性。
迷迷糊糊的打了个盹,司机便停在一个小岔道上,叫我们下车了。路旁边有几辆小面包车,专门拉游客进山。我们讲好了价钱,坐上其中一辆,就顺着细细的乡道往山里开去。路上和司机聊天,知道西天目山的山脚有很多类似农家乐的地方,杭州城里的老人夏天爱到这里避暑。司机非常热情的介绍,当然希望我们去他推荐的那家店落脚。因为第一次来到江浙,并不熟悉这里的民风,天色也晚,我们也就只好任他把我们拉到那家旅店。到了一看,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尤其是卫生条件,看来已经有老头老太太帮我们把过关了。晚饭后,和店主人聊天,摸出肥螈的照片。男主人一看乐了,说这东西多得很,晚上有时候在公路边的排水沟里都能看到,可以开车带我们去找。我们一听也激动了,难道浙江之行能够开门红?
这次浙江之行的人员构成:因为是我的第一个野外工作季,蒋珂自然是两肋插刀,风雨无阻。但陈欣有事不能参加,于是我想到了大学本科同班同学——马子驭。小马由于小学和初中各跳了一级,加上读书早,年龄比我们小三四岁。他个子小,一副娃娃脸,是名副其实的“小马”

(寻找肥螈的小溪)
面包车在夜色的盘山公路上飞驰,开了40来分钟在一座小桥边停下。小桥的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溪,是肥螈理想的生活环境,海拔接近1000米。一行人蹚着刚刚没过脚背的溪水,在小溪四周寻找起来。

(水中隐隐可见的肥螈)

(尾部带有白斑的雄性肥螈)
因为溪水很浅,最深的地方也就30~40厘米,所以即使潺潺的水面反射着灯光,但我一眼就在靠岸边的水底看到一个灰色的影子——妥妥的肥螈!我抑制住激动的心情,用抄网小心翼翼堵住了它能够逃跑的路线(肥螈有避光性)。待到网子就位,只轻轻一捞,便收获了我在浙江的第一条肥螈。这条肥螈个头挺大(尤其和后面捉到的相比),差不多有17、18厘米,不过和上个月在猫儿山的肥螈相比,却纤细很多,不过倒是和宠物市场的肥螈外形吻合。这儿的肥螈也是全身棕黑色,没有斑纹。不过现在估计还在繁殖期,而这条又恰好是公的,所以能看到尾部的白斑,雌性则没有这样的婚姻色。白色或者淡黄色的尾斑在瘰螈属(Paramesotriton)里尤为常见,据说在求偶时雄性会扇动尾巴,上面的斑点能在视觉上吸引雌性。同时雄性体外会分泌性激素,通过流水传递给雌性。之后雌性就像被催眠一样,会跟在雄性背后爬动。雄螈把精囊排出体外,黏在水底杂物上,而紧跟其后的雌螈则用其泄殖腔外壁把精囊收入体内,实现体内受精。我找到的这条肥螈左前肢少了一部分,指头基本都没有了,可能是和同类打架时被咬掉了,因为人工饲养下观察,肥螈的领地意识非常强。也有可能是曾经被小溪里的螃蟹钳到,因为有文献记录,在肥螈体表发现很多伤痕,和螃蟹的钳子吻合。相比在广西众里寻他千百度,在浙江的幸福则来得太突然。万万没想到,早上还在成都,晚上就已找到了肥螈(现在已被订为秉志肥螈)。此外,还见到几只天目臭蛙和淡肩角蟾。

(秉志肥螈近观)

(天目臭蛙雌性)

(淡肩角蟾雄性)
今晚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但时间尚早。于是我提议在农家乐周围转转,看看盛夏夜的江浙山区有什么好玩的东西。结果这一决定给我到来了极大的惊喜。
刚出门没多久,踱步到路边一个电线杆旁边。电杆顶上吊着一盏昏黄的灯泡,却显得山区的夜格外漆黑。光晕以外,隐隐约约看到许多蚊虫蛾子在盘旋,偶尔能在灯光下看清它们的身影,却又忽得躲进黑暗中。突然,一个巨大的虫影在光影下出现。从它振翅的嗡嗡声和缓慢的飞行速度就能判断是个大型的甲虫。我立马来了兴趣,因为从小对大型甲虫特别着迷,特别是锹甲和犀金龟(平常叫独角仙)。这只甲虫终于“咚”的撞上了灯泡,一头栽到地上。估计蒋珂和小马还没回过神,我已经冲过去。果然,一只巨大的甲虫在地上挣扎,试图翻过身来。仔细一看——独角仙!当时的感受是突然心里一紧,然后脸上发热,脑子一片空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虽然书本上的形象早已烂熟在心,但这却是我第一次见到活体的独角仙。独角仙学名叫双叉犀金龟,犄角又很像小时候玩的弹弓。有角的是雄虫,最大个的能有10厘米;雌虫则小一些,也没有角,更像放大版的大栗鳃金龟。这只雄虫巨大的身躯和强大的力量,必须捏到手里才切身感受到,和小时候玩的金龟子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就算高中时期偶尔捉到的扁锹也没有这么大的力气,而头上巨大的犄角更是显得威武雄壮。我这时才发现更大的惊喜就在地上——电杆周围遍地都是独角仙!平心而论,当时我的快乐胜过找到肥螈的快乐,所以也许内心深处我还是更喜欢昆虫?我也不知道答案。


(独角仙)
次日起床,便收拾行装准备撤退。因为我们不是来游山玩水的,所以一旦完成任务就要立马赶到下一个地点。我利用上午的一点时间来到天目山的山门转了转,留个影,便表示自己来过这个地方了,其实连山大门都没有进。只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再来好好游一游赫赫有名的天目山。回到农家乐,蒋珂和小马则在兴趣盎然的逗小狗玩。

(天目山门外)

(小马逗小狗)
审核:蒋 珂
编辑:陈宏满